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,一切赞颂全归安拉,众世界的养主。祝福祝安先知穆罕默德,其家眷、同伴和追随者们。
生活莫名得越来越忙碌,越来越少使用社交媒体,但偶尔看到读者、听众对新作品的期待和要求,也十分感动和欣慰。任何使人受益的内容都是来自安拉的恩典与慈悯,而我这个弱仆也诚然需要诸位清廉之士在祈祷中的提及。有很多素未谋面的兄弟姐妹,因文字或音波的联系却已亲近如家人,向各位致以平安的问候,期待或在今世、或在后世的,在顺遂与恩泽之中会面。
几周前送了一个埋体,亡人是一个6岁的小女孩,看到克凡包裹的细小身躯被轻柔地放入坟坑时,感慨万千。人人都知道有生命的必将品尝死亡的滋味,可人们往往又带着“幸存者偏见”,觉得自己来日方长。有多少年轻于年幼于我们的人已先一步起程去往后世,而多少人还在仿佛自信永生不灭般地忙碌于今世。
出于安拉的仁慈,未达独立理智判断年龄的孩童不受责问,将入天园,于是其实被站殡礼的她更应可怜站殡礼的我们,因为我们将被责成,而我们的遵行未必合格,我们中的一些甚至未必会去考虑自己的遵行是否合格。
在那之后不久,又得知,在埃及学习诵读的志远兄弟因车祸而归真。我曾有幸蹭着跟这些求学者们一起学习过一段时间的诵读,志远兄弟诵读精准而优美,我们都以他为榜样,都期待他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诵读学方面的佼佼者。祈求安拉饶恕他,慈悯他,接受他为一个古兰的朋友,赐予他最高等级的天堂。
一个没有留下任何罪责,一个带着胸中的十种读法去见主。近期的这些经历让我再一次反思,人能留下什么,带走什么,人应当留下什么,带走什么。
至于该留下的,是那三样在你离去后仍使你受益的事物,其余的都迟早湮灭于时光——
艾布·胡莱赖传述:安拉的使者(愿主福安之)说:“一个人死亡,其工作已中断,唯三件事例外:川流不息的施舍;他人受益的知识;为其做祈祷的清廉子女。”[健全的] ——《提尔米济圣训集》
至于能带走的,无非是自己信仰与敬畏的程度,和一生言行的记录。最近读到的几行诗颇具警醒的功效:
نصيبك مما تجمع الدهر كله
رداءان تُلوى فيهما وحنوط
“你终其一生积攒而真正属于你的份额
是包裹你的两匹衣襟和埋葬时用的香料“
另外一位诗人如是说:
هي القناعة لا تبغي بها بدلا … فيها النعيم و فيها راحة البدن
انظر لمن ملك الدنيا بأجمعها … هل راح منها بغير القطن و الكفن
“除满足外莫贪其他;满足中有恩典和身体的舒适
你看那曾拥有整个今世之人;除了布料与克凡外他还带走了什么?”
禅语云:“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。”哀哉,很多人朝夕计较着带不去的万般,却极少去掂量随身之业(行为)。
一个人如果真的彻悟和重视能留下的和能带走的,他将获得一种专注与清晰。养家糊口柴米油盐当然仍是要有的,这是更高追求和奋斗的基础条件,但达到基本所需的满足之后他会善用余下的时间与精力,去多留下一些值得留下的,多带走一些能够带走的。
他当然会不遗余力地去学习古兰的诵读和理解,并尽己所能地去传达和教授,因为“你们中最优秀的是学习和教导古兰的”(布哈里5027),因为那是后世攀升的阶梯(艾布达武德1464),因为那是复生日的说情者(穆斯林804),因为一切知识都在古兰当中(参看الاستغناء بالقرآن في تحصيل العلم والإيمان),因为那是最为确凿和有益的言辞,因为那是主宰的教诲、心灵的良药、对信士们的引导和慈恩。
他当然会细致入微地认识使者(愿主福安之)的生平、教导与模范,并身体力行地实践圣行,因为那是最好的引导,是爱安拉的体现(参看古兰 3:31),是信仰的凭证(参看古兰 4:64),是行为被接受的条件之一(穆斯林1718),是保护自己免遭今世各种误人的骇人的骗人的浪潮的避风港。
他当然会争分夺秒地记念安拉和祝福使者,在行走坐卧间时刻将赞词放在舌尖,他会避免无谓的谈话和使人疏忽后世的时空与场合。
他当然会不辞辛劳地扶危济困、不计酬劳地乐于助人,他静静地利万物而不争,将光耀的期盼置于复生之日。
他当然会时常求恕和忏悔,谨防恶言与谎言,他会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他会在深知自己无法以一己之力改变世界的前提下,仍然一刻不停地去成为一束光源,像雨水一样,降在哪里便滋润哪里。
他想尽可能多地留下能使他在坟墓中多一丝欣慰的遗产,他想尽可能多地带上能使他在复生日少一些劳苦的旅费。
让眼花缭乱的世界一如既往地去变幻又往复,兄弟,姐妹,我们该问自己的问题是——你要留下什么,你要带走什么?
有答案了吗?那么摈弃干扰,托靠主宰,开始行动,祈愿成功。
马伊萨
2024.7.1